正在阅读:文创兴村党旗红——华安县招坑村建强“红色引擎”引领乡村振兴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民生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文创兴村党旗红——华安县招坑村建强“红色引擎”引领乡村振兴

转载 超级管理员2025/03/25 18:11:5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 47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漳州市华安县仙都镇招坑村是闽南茶村,有365户1322人。近年来,招坑村党支部把“党建+”工作做在传承600多年、正月初二举办的秋千成人礼上,并以此为突破口,引领村民旅游兴业奔小康,招坑村由零村财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蝶变为远近闻名的“福建秋千第一村”、全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80万元。

一、党建+模范“先锋岗”,带头攻坚干劲足。招坑村党支部“敢”字为先,敢于攻坚克难,整班子,做承诺,解难题,密切党群关系,逐步摆脱软弱涣散面貌,展现出坚强的战斗力。一是一届好班子勇于担当。脱胎换骨始于2018年村级换届,35岁以下的村两委有4名,年纪、学历等结构优化,加上厦门理工学院一名年轻教师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提出旅游兴村的思路,做出“村民四优先”的党建工作承诺,即优先帮助贫困村民脱贫、优先解决村民困难、优先维护村民利益、优先发展可持续产业,有效凝聚党心民心,形成了“有困难找支部、有需要找党员”的良好氛围。二是一套好机制为民解忧。小村闭塞,村民对上项目、搞开发不理解。村两委、村民小组长带头入户走访500余次,化解历史遗留问题10多个,调解矛盾纠纷10余个,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近百次。村两委通过听民声、解民忧在村民中树立了威信,原本十几年来因征地问题导致修路受阻,如今建成了8米宽的七彩迎宾大道,村民自发拆除违章搭盖5000多平方米,有的村民无偿供地支持村公益事业建设,为后续的秋千旅游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一个好面貌干事创业。村党支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户挂牌亮身份、作表率,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200余次,争取项目30余个、资金近2000万元,有力推动乡村发展。家在外地的驻村干部经常放弃节假日,甚至大年初一举家赶回村里,投入秋千文化节的筹划布置。招坑村党支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得到了前来调研的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杨贤金的肯定。

二、党建+文化“致富路”,旅游兴村路子新。招坑村两委突出“善”字,敢于打破常规,解放思想,挖掘民俗,从无到有,带领群众走出一条以秋千文化带动村民脱贫的致富路。一是立足调研谋出路。党员联系专家搞调研、做规划、谋思路。邀请县职能部门到村调研指导50多次,邀请中国科学院吴硕贤院士等专家学者和乡旅、景观等不同规划团队到村出谋献策近40余次,挖掘濒临遗失的秋千民俗,恢复停办18年之久的秋千成人礼传统节庆,运用微信、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开展旅游推介,打造“天下秋千第一村”品牌,引起了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和广大旅游爱好者的关注,仅2019年吸引游客超过20万人次,让秋千谷成为了超级网红打卡点。二是艰苦创业谋发展。创业惟艰,为了节省资金,村干部带着党员义务砌花台、种水果、铺砖路、修设备,驻村干部十几次出差没在村里报销过,邀请专家来村指导的工作餐也是自掏腰包。党员的担当赢得了各方支持,省发改委支持50万元发展旅游,漳州建华陶瓷有限公司帮助村里修路,无偿提供砖料;县委书记和县长雪中送炭,协调投入资金500万元。秋千谷一期、二期相继建成,打造了网红桥、摩天轮创意秋千、自行车创意秋千、滑索秋千等特色项目,成为国内最专业的“秋千村”,今年村财收入预计突破历史达到80万元,实现从“破壳”向“领跑”的质变。三是产业扶贫促增收。通过构建利益联结机制,秋千谷成为了引领全村脱贫攻坚的强劲“发动机”,两年多来为村民创造劳动收入超过200万元,创造固定就业岗位近20个,每年临时用工超过500余人次,精准扶贫户的人均年收入从原本的不足4000元增长到20000余元。围绕秋千旅游,包村科技特派员联系农业部门,在秋千谷边配套建设了35亩水果采摘园,以游客量带水果销量,打开销路,如今,“黄金百香果”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扶贫果”,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10万余元的稳定收益。

三、党建+民生“升级版”,整村提升成效好。招坑村带领群众用活“拓”字,拓展“秋千效应”,运用市场规律,更好响应发展需求,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一是用心做美人居环境。荒废茶园、废旧片区影响村容,为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村党支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邀请老党员、村民代表集思广益,逐一突破。昔日亏钱大棚通过外包,扭亏为盈,2019年创收3.2万元;低效茶园通过招商,改造成网红攻瑰园,着力打造玫瑰香皂、玫瑰糕点等DIY体验;废弃的水电站改造成游客中心。此外,还推动一系列环境整治,新建“旅游公厕”,配备3名保洁员,实现垃圾第三方清运,美化人居环境。二是用情办好民生实事。秋千谷只是招坑村委为民办实事的开端,一系列措施正在持续推进。新建规范化的村级卫生所并配备两名乡医,缓解村民看病难题;将废弃的旧学校改造成日间照料中心,解决养老难和自然灾害期间应急安置问题;污水处理项目完成规划设计,着力解决农村污水排放难题。 三是用力提升乡风文明。从秋千历史中提炼“礼、忠、孝、义、勇”文化内涵,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村民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发挥好道德评议会作用,深化移风易俗,制止游客餐饮浪费行为,引导游客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爱护旅游设施、服从景点工作人员管理。建立和倡导“诚信公约”“旅游公约”等一些符合当前旅游兴村管用实用的村规民约,不断探索村民自治新模式,涵养秋千文化的文明乡风。(华安县委改革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投稿

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