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东山县深化公益诉讼助推生态文明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民生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东山县深化公益诉讼助推生态文明

转载 超级管理员2025/03/25 18:11:5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 19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近年来,漳州市东山县检察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深化公益诉讼,不断健全环境损害赔偿、环境责任追究等制度,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有力助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取得良好成效。《督促东山珊瑚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履职诉前程序案》获“全国优秀案例”和“全省海洋生态保护八大案例”。

一体统筹,健全公益诉讼机制。着眼提供精准优质的公益诉讼检察产品,提升检察公益诉讼职能。率先在全市出台首个文件支持公益诉讼,在东山海警工作站、市场监管局、澳角村等单位设立检察官办公室,从源头上化解问题。建立“检查机构+行政机关”公益诉讼联席会议制度,与县纪委监委共同签署案件线索相互移送机制等方式,构筑公益诉讼“共同体”。邀请社会公众参与公益诉讼活动达到上百人次,开展海洋增殖放流5次,共计放流鱼苗、虾苗1.7亿尾,形成打击、教育、环保修复“一举三得”的倍增效应。

双点共治,突出公益诉讼重点。一是堵漏点,发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违规发放服刑人员养老金的问题,多名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违规领取养老金共计4万多元。采取检察介入,帮解决管理上的漏洞,帮助整改并追回违规发放的养老金,有效防范国有财产流失。解决部门沉积的问题,向县规建局、东山税务局、县人社局等部门发出国有财产保护检察建议11份,帮助挽回国有财产损失1000多万元。二是破难点,牵头对多年未完成的问题进行重新复盘、研判分析,比如成功追回“东方御景广场”房地产项目,因提高容积率和建筑密度需补缴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设计费714.31万元,同时提供司法支持,规范管理部门的业务工作。

三维治理,深化公益诉讼时效。线索共享“一条线”,紧盯案件线索“移送”“衔接”“管控”等多个环节,若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立即进行线索梳理、移送、办理、反馈等事项,做到内设机构案件衔接及时、移送机制到位、管控覆盖无缝,加快推动相关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监督联动,提速提质案件办结。打击震慑“一整片”,构建覆盖“生态环境治理”“国有资产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监督”等领域公益诉讼,全方位打击违法现象,形成震慑作用。近年来,解决省级珊瑚自然保护区私设潜水点危、冬古村国家二级渔港等重点项目影响生态环境等问题,被最高检肯定并推广。生态修复“三合一”,在全市首创“绿色”“公益”“矫正”的“三合一”基地近百亩,突显公益诉讼的“生态元素”。据统计,县矫正人员参与补植复绿劳动约250人次,涉案海砂回填2次,共计近万立方海沙,解决沙场堆放场所占用的耕地林地、园地等约为47家135.88亩,占用基本农田保护耕地6.36亩。目前,已摸排公益诉讼相关线索53条,向有关单位发出诉前检察建议40份,《牛蛙养殖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浅海滩涂养殖业主暴力抗法之殇》《“公益诉讼﹢”彰显“公益诉讼佳”》等获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东山县委改革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投稿

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