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中国网福建11月28日讯(记者 魏东杰)11月28日,2015海峡两岸歌仔戏(芗剧)艺术暨邵江海学术研讨会在漳州开幕。来自海峡两岸﹑新加坡的歌仔戏(芗剧)表演艺术家和专家学者160余人参加开幕式。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汪毅夫、福建省原政协副主席王耀华、漳州市市长檀云坤、闽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晓峰、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福建省台联党组书记、省台办副主任蔡尔申,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林瑞发、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党组书记王蕴明等出席开幕式。
闽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晓峰在致辞中说,长期以来,闽南师范大学注重发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始终坚持把歌仔戏(芗剧)艺术及其“一代宗师”邵江海研究作为学校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动包括歌仔戏(芗剧)在内的戏剧艺术的传承创新工作。在自觉承担起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的社会历史责任的过程中,闽南师范大学已发展成为两岸不可或缺的歌仔戏(芗剧)研究和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党组书记、研究员王蕴明先生在致辞中表示,歌仔戏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培育的一朵奇葩。作为两岸人民共同创造的同宗、同文、同歌的歌仔戏,是血脉相通、筋骨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中华民族一家人的靓丽结晶,本次会议对于推进歌仔戏的繁荣发展,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融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杨毅周在致辞中表示,歌仔戏(芗剧)是全国360多个剧种中唯一由大陆和台湾民众共同艺术创造的剧种。本次活动以缅怀歌仔戏一代宗师邵江海为主题,共同探讨歌仔戏的薪传与发展,并开展交流演出,不仅在学术上、艺术上有其独特的价值,而且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祖国的统一,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福建省文联副主席林瑞发、龙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劲东、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王耀华教授、台湾歌仔戏专家蔡欣欣教授及邵江海先生长子、著名芗剧剧作家邵魁式也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或讲话。
本次会议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闽南师范大学、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办,闽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中共龙海市委宣传部承办。研讨会围绕“歌仔戏(芗剧)一代宗师邵江海研究”“歌仔戏(芗剧)剧本、唱腔、音乐及表演艺术研究”“歌仔戏(芗剧)诞生的文化因素、发展历史及海峡两岸交流的现状与未来”等展开深入探讨。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歌仔戏艺术(芗剧)•邵江海研究》赠送仪式以及邵江海嫡传弟子纪招治收徒仪礼。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汪毅夫、海峡两岸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华分别为邵魁式先生、台湾戏曲学院以及省艺术研究院、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漳州市图书馆、漳州市戏剧研究所、龙海市戏剧研究所等个人和单位赠送《歌仔戏(芗剧)•邵江海研究》专籍。 《歌仔戏艺术(芗剧)·邵江海研究》一书由闽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晓峰主编,该书选取两岸30多位歌仔戏(芗剧)研究专家和邵江海及其嫡传弟子的40多篇文章,分《歌仔戏(芗剧)》、《邵江海论歌仔戏(芗剧)》、《邵江海论》三辑,是首部研究一代宗师邵江海与海峡两岸歌仔戏(芗剧)艺术的专著。
台湾歌仔戏专家蔡欣欣教授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台湾歌仔戏更注重生活化,大陆更注重舞台表演的专业技巧,二者可以相结合取长补短,共同去争取年轻观众。闽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郑玉玲教授则表示,本次研讨会是闽南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地缘、血缘、学缘优势,借助闽台传统艺术促进特色办校、教学科研的有益尝试,活动旨在构建一个海峡两岸歌仔戏(芗剧)和邵江海研究的新平台,促进交流、增进合作、深入探讨、共同提高,把两岸歌仔戏(芗剧)事业推向新的阶段。
“根生芗江畔,花开日月潭。”歌仔戏是紧密维系海峡两岸人民精神文化的重要情感纽带,是两岸同胞特别是闽台两地同根同源、血浓于水的历史见证和集中体现,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http://fj.china.com.cn/2015-11/29/content_16782705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