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共话合作机制 推动科学发展 繁荣闽南文化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民生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共话合作机制 推动科学发展 繁荣闽南文化

转载 超级管理员2025/03/18 09:49:4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 277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第一个国家级区域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是福建省委省政府繁荣和发展海西文化、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战略举措。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发展是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2009年4月25日,漳州市图书馆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张大伟先生到闽南师范大学,就中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在青年学生传承与发展问题与闽南师范大学团委展开交流。
    校团委书记朱百里向张大伟先生介绍了闽南师范大学依托闽南文化特色学生社团在服务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开展一系列课外实践活动。近年来先后成立了大学生闽南学社、大学生木偶学会、大学生南音学会、客家山歌学会等,彰显了浓郁的闽南特色。南音学会多次与菲律宾、马来西亚、澳门华人团体进行文化交流。2007年11月我木偶学会代表两度分别应台湾东海大学、台湾屏东木偶剧社邀请,赴台湾大学、中山大学、成功大学等高校交流;2007年日本日中友好会馆、台湾霹雳电视台先后到学校访问交流;2007年12月木偶学会又作为全国高校唯一代表应邀参加“东西方偶剧精粹对话北大”学术研讨会;有效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值得一提的是,继承抗战时期漳州芗潮剧社精神的芗涛剧社,成立二十四年来,活跃在漳州市各地部队、校园、企业、田间,共演出两百多场次,为校园文化和地方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2008年10月剧组《同桌的你》赴上海参加首届中国大学生校园戏剧节获得“优秀剧目奖”、“校园戏剧之星”的荣誉称号。2008年闽南师范大学申报的《传承“芗潮”精神  芗水涛声依旧》荣获2008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二等奖,这是福建省高校申报项目中获得的最高奖项。
    张大伟先生对闽南师范大学青年学生服务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所取得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今后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加强与高校青年学生的合作,加大对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研究与探索,让更多的青年大学生了解闽南文化、传承闽南文化、保护闽南文化,不断提升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层次和水平。最后朱百里书记与张大伟先生就闽南特色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闽南文化生态调研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高校资源优势与服务漳台交流相结合等方面的具体细节进行了探讨,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投稿

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