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1月23日,一场《高山畲水一家亲》非遗文艺表演活动在漳州动车站上演。畲族服装走秀、陀螺表演、竹竿舞、摇锅等独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演出接踵而来,成为候车厅一道亮丽风景线,为旅客的归家之路增添了别样的文化韵味。
演出现场,《福满高山陀螺飞》表演吸引了不少旅客。定点抛法,自抛自接,再到高难度的走线陀螺,表演者娴熟的动作引得阵阵掌声。来自河北石家庄的旅客耿聪说:“第一次在车站看到非遗文化演出,太棒了!这样的活动非常好,就算没有时间到当地旅游,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地方特色。”
在去年的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华安高山族表演队参赛的《福满高山陀螺飞》主题项目,还斩获技巧类一等奖与竞技类二等奖的殊荣。
舞台侧方,演职人员范李林正跟伙伴们准备竹竿舞《阿哥阿妹跳起来》。这是她第一次在动车站表演。“我们以前更多的是在景区表演,这次将舞台搬到了动车站,让华安的非遗文艺表演走进‘春运’,获得来自天南海北的旅客的掌声,我特别自豪。”范李林说道。
随着杭深铁路、龙漳铁路、新福厦高铁的开通和漳汕高铁的投建,如今漳州动车站已成为“四线”交汇地,是重要的铁路枢纽。漳州动车站党支部书记张晓峰表示,“高铁+非遗”的文化推介模式,为文化传播注入了“中国速度”,让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记者 沈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