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10月27日,漳州闽南书院举办专题讲座,特邀漳州市政协文史员、华侨史研究者郑来发主讲《漳州华侨的爱国情结与实践》。
漳州人移居海外历史悠久,早在唐末就有人到巨港(印尼商埠)谋生。漳州是福建著名的侨乡,祖籍漳州的华侨华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各国。漳州华侨发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世世代代与侨居地人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艰辛创业,为开发和建设侨居地,促进当地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漳州华侨历来有爱国的优良传统。”郑来发表示,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上,漳州华侨支持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回国参加解放战争,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辛亥革命时期,漳州华侨积极参加同盟会,宣传革命思想,慷慨助饷,支持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回国参加漳州光复活动。抗日战争时期,漳州华侨积极参与发起成立南侨总会、巴城捐助祖国事业慈善委员会、菲律宾援助抗敌委员会、缅甸华侨救灾总会等爱国组织,筹募捐赠、回国慰劳、回国参战,支持祖国抗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漳州华侨华人以各种形式支持新中国建设事业,或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或投资兴业,或兴办公益事业,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漳州华侨亦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热情参与者。“他们融通中外,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和纽带,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郑来发看来,侨文化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华侨文化资源,讲好漳州侨乡故事,持续打响侨乡文化品牌,不仅将丰富发展闽南文化内涵,还将助推漳州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记者 刘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