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漳州市“寻访陈元光入闽开漳文化足迹”主题调研采访团走进莆田仙游和龙岩漳平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民生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漳州市“寻访陈元光入闽开漳文化足迹”主题调研采访团走进莆田仙游和龙岩漳平

转载 超级管理员2025/03/26 09:39:2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来源:闽南日报 54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探寻“戍闽与开漳”的历史源流

漳州市“寻访陈元光入闽开漳文化足迹”主题调研采访团走进莆田仙游和龙岩漳平

▲枫亭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郑秋鉴向主题调研采访团讲述陈洪进故居的历史 记者 李林 摄


  8月7日至8日,漳州市“寻访陈元光入闽开漳文化足迹”主题调研采访团走进莆田仙游县、龙岩漳平市,将调研采访视野着眼于“戍闽与开漳”,了解收集相关史料、故事、照片、文物,感悟当地百姓对圣王文化的尊崇敬仰之情。

  采访期间,采访团先后到莆田仙游县枫亭镇陈元光故居、威惠灵著王庙、陈政大将军陵园、陈洪进故居和龙岩漳平市威福宫、嘉应庙、灵著庙、威惠庙、清香堂等地,聆听深入人心的历史故事,探寻根植大地的文化印记。

  唐朝初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旨南下,平定泉潮间“啸乱”。期间,陈氏父子及其部将“戍闽粤、开漳州、固闽南”,历尽艰辛、筚路蓝缕,在闽南地区以及今天的莆田仙游、龙岩漳平等地兴利除弊,为民造福。

  千百年来,以陈政、陈元光为代表的入闽开漳先贤所创建的丰功伟绩及其文化代代传颂、影响深远,闽南及周边地区的百姓自发以各种方式纪念他们的功绩,其中,既有为纪念陈元光治闽有方而兴建的威惠灵著王庙、威福宫等,也有纪念开漳辅胜将军李伯瑶的清香堂,供奉治理九龙江北溪功臣、开漳将士刘氏三兄弟的嘉应庙等。尽管有些史料和观点还需进一步相互印证、详实考证,但当地乡亲对圣王文化的爱戴、崇敬和感恩之情发自内心、绵延不断,让调研采访团成员深受感动。

  作为民间百姓共同的信俗,入闽开漳圣王文化已成为闽南及其周边地区交流合作的桥梁与纽带。枫亭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郑秋鉴表示,据《仙溪志》引用漳浦《威惠庙集》的记载,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时曾以枫亭为家,后前往漳州平乱,《枫亭志》中尊称陈政为“开枫大将军”。近年来,漳州市闽南文化研究会多次到枫亭考察交流,提升了“开枫开漳”文化影响力。漳平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陈龙林表示,历史上,漳平归漳州管辖达1153年。漳平文化是闽南文化的一个分支,在每年“开漳圣王”陈元光诞辰之日前夕,漳平威惠庙都会前往漳州官园威惠庙进香请火。这不仅是两地人民对“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共同敬仰和纪念,也是人民群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的具体表现。

  相关链接>>>

  莆田仙游县枫亭镇简介

  枫亭镇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中部,东连莆田灵川,南接泉州肖厝,北靠仙游郊尾,西与园庄接壤,下辖5个社区和19个村,主要溪流有枫慈溪和沧溪,沿东南方向注入湄洲湾。

  枫亭镇是仙游县唯一的沿海商埠,水陆交通十分便捷。福厦铁路仙游动车站设在枫亭。境内有沈海高速、福厦公路等,辉煌渔港、海安陆岛码头、海滨码头与湄洲湾相连。

  枫亭素有兴学重教的优良传统,自宋至清代,登进士第者127人,任知县以上的112人,有五代后唐晋江王留从效、尚书左仆射留居道、北宋南郡王陈洪进、端明殿学士蔡襄、兄弟同朝为相蔡京和蔡卞、南宋武状元薛奕、元代文状元林亨、明代右副都御史林兰友等一批历史名人,被誉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

  龙岩漳平市简介

  漳平,又名“菁城”,名取“邑居漳水上流、千山之中,此地独平”之意,位于福建中南、闽西东部,九龙江(北溪)上游,地处闽西东大门,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四地市结合部,东毗永春、安溪,南连华安、南靖,西临新罗,北接永安、大田,是外接厦门和闽南沿海发达地区及台湾地区,内联闽、粤、赣腹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闽南金三角的“后花园”。

  漳平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置县,1990年撤县设市,全市人口约30万人,总面积2955.73平方公里,城区(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辖区设11镇3乡2街道176个行政村15个社区。漳平通行的闽南方言,是闽南语系漳州腔漳平话。漳平也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省重点矿区、革命老区、中央苏区县、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区。⊙记者 杨瑞 整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投稿

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