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紧结合 深推进 求实效——闽南师范大学在暑假社会实践中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民生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紧结合 深推进 求实效——闽南师范大学在暑假社会实践中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转载 超级管理员2025/03/18 09:51:2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 160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分阶段,不留空白期。为加强暑假期间闽南师范大学“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提前部署,要求校内各单位、二级党组织要以贯彻学习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深入开展第二专题学习讨论,在社会实践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根据校党委工作部署,各二级党组织组建了30多支暑假社会实践服务队,以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实践项目为支撑,深入农村、中学、企业、基地、部队,深化拓展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主题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取得较好的工作成效。
    “两学一做”进红色基地,传承践行革命精神。学校各单位以党支部与实践队为活动单元,走出校园,利用红色资源,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如外国语学院组织火凤凰社会实践队赴井冈山,体育学院赴古田会议旧址、瞿秋白纪念馆、杨成武将军纪念馆、江西瑞金革命旧址,新闻学院赴长白山、重走抗联路,校团委赴谷文昌纪念馆,教科院赴中共平和第一支部旧址、朱积垒故居及平民夜校,统战部(工会)支部到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长江支队漳州纪念园,组织部支部赴漳州市公安局“110事迹展览馆”,进行革命传统和党情党史教育,重温入党誓词,追寻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回顾党的历史,感怀党的恩情,增强党员对革命历史的了解,进而激发党员勇于担当的时代责任感,不断强化党员意识,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倡秉承先烈遗志,弘扬时代精神,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服务水平,争做合格党员。
    “两学一做”进乡村入田间,强化留守关爱与精准扶贫。为主动服务国家需求,聚焦乡村教育发展,进一步推动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的深入开展,搭建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的广阔平台,校团委组织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云霄三中及火田镇后埔村、大坑村,通过建立志愿服务基地、阳光“一帮一”结对帮扶、建立爱心图书室、开展入户调研、心理疏导介入等多种形式,开展关爱留守儿童、青春扶贫实践活动。计算机学院赴华安县和春村,开展“躬行实践,教育关爱至乡村”实践活动,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体育学院携手长汀县团委、长汀县青少年服务中心、长汀县希望公益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关注留守儿童,构建和谐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进乡村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给予物质上关心与精神上慰藉,帮助开展素质拓展,培养健康心理,锻炼提升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各种渠道呼吁社会各界凝聚爱心力量,共同构建关注留守儿童成长的合作平台。针对农村地区经济较为落后,生产方式单一,农业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教科院邀请漳州科技情报研究所科技人员及绿色防控技术专家,深入平和县安厚镇、九峰镇积垒村及崎岭乡时陂村,走村入户走访调研,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为茶叶、柚子种植及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产业信息研判,开展科技精准扶贫工作。
    “两学一做”进乡村中小学,输送先进思想与传统文化。学校暑假社会实践队坚持走进乡村,走进课堂,送去先进思想文化。校党校带领“青年铁军”,前往长泰县枋洋镇,田间地头,走村入户,组织枋洋镇多个自然村党员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特色党课农村行实践活动。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长泰县枋洋中学,以讲座、授课、演绎及家访等形式,深入周边乡镇,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开展“探究国学之精神,承续文化之至善”户外体验式党课,让中小学生与乡村民众受到党性的熏陶、感受文化的魅力,让中华文化精神得以薪火传承。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结合专业优势,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漳州市天宝镇为当地留守儿童开展了一场“普法进校园”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校园安全防范视频、真实场景模拟、法律知识竞答等环节,开展交流互动,普及安全知识和法律常识。
    “两学一做”进企业进研究基地,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学校发挥相关专业学科优势,赴产业园区、科研基地、科技馆场开展专项调研,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化学学院携手厦门嘉庚学院,前往漳州市和厦门市红树林保护区基地,开展“悦享红树林,共绘绿地图”主题环保宣传活动;深入厦门太古可口可乐公司调研企业环保现状,为该公司的环保设计和污水处理排放提供科学依据与合理建议。物信学院联合漳州市龙文区科技馆,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植入该学院物理大观园的科技作品,展示大学生自主研发的科技模型。历史系深入漳州市区各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开展“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调查”,为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出谋划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商学院联合闽南日报、漳州市经济学会,赴漳州各县区乡镇,开展“鱼米花果之乡,发现乡镇之美”暑期采风社会实践,探索漳州市乡镇、街道、农场、林场在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探索历史文化资源在五大发展理念中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
    “两学一做”进驻军部队,牢固树立理想信念。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积极投身新福建建设实践,校团委社会实践服务队,走进驻军部队,开展“青春建功新福建·携手共筑中国梦”共建共育行动,参观济南第二团团史馆及荣誉室,重温党的光辉历程,体验历史鲜活经验,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开展理论学习研讨,共育精神家园;观看实兵对抗演习视频,开展篮球对抗赛,组织与部队官兵共同讨论的头脑风暴,进一步了解国防知识,感受军营文化生活,共建交流平台;学唱“济南第二团”团歌,体验障碍跑训练、进行晨操和器械等军事训练,切身体验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共融军校文化,牢固理想信念。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投稿

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