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有力度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民生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有力度

转载 超级管理员2025/03/25 18:12:2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 47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五月末全市涉农贷款同比增长百分之十九点三七,高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三点六三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市立足山海经济特色及资源禀赋,积极引导推动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不断提升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记者近日从中国人民银行漳州市中心支行获悉,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涉农贷款余额达1904.64亿元,同比增长19.37%,高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3.63个百分点。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漳州市中心支行会同市银保监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出台《关于深化金融服务支持漳州乡村振兴的措施意见》《漳州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等总体性指导文件7份,并加强窗口指导,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在组织体系、内部资源配置等方面向乡村振兴领域倾斜。

  推行精准“滴灌”,为镇村企三级注入“活水”。为引导资金流向乡村振兴领域,该行发挥央行资金牵引带动作用,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充分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乡村振兴领域。组织开展镇(乡)、村、企业三级“再贷款支持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活动,创建示范点24个,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运用央行低成本资金,量身定制“扶贫惠农贷”“战疫支农贷”“支小·助业宝”“支小·惠工宝”“福台贷”“蚝快贷”“梅好贷”“电商贷”“兴林贷”等信贷产品,创新“再贷款+乡村振兴贷、纾困贷、科技贷、外贸贷”等模式,叠加财政、政策性担保等政策性优惠贷款支持,在满足涉农经营主体多层次融资需求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自创建以来,示范点内已有676户市场主体和农户获得再贷款资金支持2.47亿元。

  强化科技赋能,率先搭建涉农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该行会同市发改委在全省率先搭建覆盖全市的涉农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有效发挥“信用+科技”作用,助力乡村振兴。自2022年底该平台投入使用以来,已成功对接融资需求276笔,授信金额5.6亿元。金融助农更加精准。平台采集36个市级部门、335万多条公共信息,接入全市40家金融机构,随时随地获取涉农主体的公共信用信息作为授信替代数据,为涉农主体进行精准“信用画像”,提升其贷款可获性和银行信贷风控能力。金融惠农更加广泛。平台上线市级7个政府部门涉农优惠政策15项,40家金融机构优惠措施167项、特色支农惠农金融产品257个,让涉农主体足不出户即可获悉惠农政策、措施及涉农金融产品。金融生态更加优化。通过在平台公示全市“金融信用村、乡镇”创建情况,引导农村经济主体增强信用观念,进一步优化农村信用环境。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累计47.71万建档农户获得信贷支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不良率同比下降0.08%。

  聚焦优势产业,创新“一行一品”特色信贷产品。在辖区组织开展“一县一品 ‘贷’动‘闽’生”专项行动,引导金融机构紧紧围绕县域重点产业,创新信贷产品,加大信贷投放,助力县域产业发展。2022年,专项行动对应领域贷款新增97.33亿元。该行还指导辖区金融机构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先后推出了“蚝快贷”“地标贷”“助果贷”“花卉贷”“渔船速贷”“河鲀养殖贷”“青梅存货质押”“微商贷”“直播贷”等“一行一品”特色信贷产品。截至今年5月底,辖区水果、蔬菜、茶叶、食用菌、水产、畜牧、花卉苗木、林竹、中药材、乡村旅游等十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贷款余额315.12亿元,较年初增加17.64亿元。(记者 吴静芳 通讯员 洪津 张钰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投稿

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