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日前,我市出台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每年将选派200名以上中高级农技专家、50个农业领域专业团队,强化种业创新和农业科技支持,培育壮大我市现代农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引导科技特派员投身乡村振兴。支持科技特派员围绕乡村振兴在县域开展组团服务,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优质绿色水稻、特色蔬菜、水果、食用菌、水产种苗、林木花卉等领域,以“一县一团”“一业一团”的方式组建科技特派员服务团。
聚焦构建全产业链服务新格局。围绕我市“9+5”产业集群,根据特色现代农业、食品加工、石油化工、海洋经济等产业链发展需求,壮大科技人才链,推进产业要素有效嫁接、共生融合,每年在全市打造1至3个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点,实现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跨界协同、一二三产全覆盖。
巩固提升科技特派员精准对接。强化“订单式”技术需求和“菜单式”服务供给的精准对接机制,坚持适应基层、按需选认的市场化导向,由需求方和科技人员双向自愿“选”,再由科技人员所在单位和基层结合推荐“派”,最后由科技主管部门通过科技特派员工作联席会议备案“认”,逐步做到选准人、选对人,选最需要的人。
优化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组建团队,开展跨专业、跨领域、跨区域的全方位创业和技术服务,实现工业领域市级以上科技特派员比例不低于总数的30%,兼顾文旅康养、医药健康、数字服务等第三产业,推动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从单一农业向工业、海洋、数字、文旅、电商等经济领域拓展。
持续扩大科技特派员选认视野。加大对技能型人才以及省外、境外等高层次科技特派员的选认力度,注重把基层需要的文化卫生、生态环保、乡村治理紧缺人才吸收到科技特派员队伍之中。
进一步建立健全激励措施。支持科技特派员乡村创业,鼓励科技特派员通过技术指导服务、项目合作、技术开发等形式,深入乡村开展创业和技术服务,带领农民创办、领办、协办科技型企业、科技服务实体或合作组织,探索建立科技特派员金融行业专家队伍,助力乡村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扶持利益共同体健康发展,支持科技特派员以技术和成果为纽带,与帮扶对象结对建立利益共同体。创建农村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组织有条件的县(区)积极创建省级星创天地,打造一批集科技示范、创业孵化、平台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科技平台。(记者 苏奕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