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王进足到平和霞寨开展专题调研深入一线倾听民声 广开言路问计于民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民生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王进足到平和霞寨开展专题调研深入一线倾听民声 广开言路问计于民

转载 超级管理员2025/03/25 18:12:1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 41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3月29日下午,市长王进足不打招呼、不排线路,轻车简从前往花山溪主要流经区域——平和霞寨镇开展工作调研,倾听民生,问计于民,摸清底子,为推动花山溪饮用水水源地风险突出问题整改、确保水质达标生态良好和提升柚子品质、提高种柚效益汇聚各方智慧力量。

蜜柚产业作为平和县支柱产业,现有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但有的地方过度施肥用药、管理模式粗放、价格起伏不定,许多果农丰产不增收,山上满目翠绿、山下水质污染。

村支书是最了解基层情况的战斗员。进入霞寨镇团结村地界,王进足多方打听,走访了村支部书记卢木泉,仔细询问村里蜜柚种植面积、收入情况,认真倾听对改变蜜柚管理模式、改种经济作物的看法。

“柚树多了,水源却少了。”卢木泉说,漫山遍野的蜜柚让村里水源枯竭,自家生活用水得从十多公里外的山涧引来,还得再打深井才能保证用水无虞。“村里高一点山坡的柚树,打农药都得开吉普车载水上去。”

“我的蜜柚有一部分嫁接了葡萄柚,用了有机肥品质还行,有的村民使用化肥产出的蜜柚果肉酸苦。”卢木泉也认识到单一种植柚子的危害。他表示,现在农村劳动力紧缺,海拔500米以上蜜柚园多数荒废,一棵3块钱租给别人都无人问津。“地温低、品质差、成本高,很多‘三红’不红,应该要通过改种油茶、退果还耕、退果还林等新模式走出困境。”卢木泉补充说。

农资门市是引导合理施肥、控住污染的关键一环。离开卢木泉家,王进足又沿路探寻,随机造访“迎宾农贸经营部”,与老板卢迎宾面对面交谈,了解近期化肥定量销售、有机肥使用情况。

作为返乡大学生,卢迎宾对近年来蜜柚产业粗放管理及造成的环境问题很是担忧:“虽然这两年有机肥销量有所上升,但没有科学施用化肥、有机肥料品质参差不齐,很容易让土壤酸化、板结,进而影响水质、土质、果子品质。”他建议,企业或者合作社可以开展规模化经营,实现统一管理、施肥、销售和品牌运营,让土地产出更高效益。

调研中,王进足指出,抓好花山溪污染问题整治是关系长远的根基工程、民心工程。要强化政治担当,制定科学管用的规则指引、务实精准的实施方案,实行党员干部带动、种植大户先动、指导帮扶推动,发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两委”、党员、村民小组长落实整改,充分带动广大柚农参与。要加快引导产业转型,扭转粗放生产模式,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要分类施治系统整治,引入国企等力量,采用工程治理、生物手段、行政措施等方式,试点先行、示范带动、有序铺开,以最小环境代价产出最高绿色效益。(记者 刘铭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投稿

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