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1 用好发展政策,争取更多支持、更大作为
2 落实发展抓手,实施“七比一看”竞赛
3 扭住发展重点,千方百计抓产业上项目
4 夯实发展支撑,统筹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
5 争创发展优势,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6 守住发展底线,全力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会议提出
●深入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实施“七比一看”竞赛 ●实施“千百亿产业培育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培育形成“9+5”产业集群
日前,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在漳州宾馆举行。市委书记张国旺主持并讲话,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1年全市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进足作具体部署。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李东河、市政协党组书记吴文团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系统总结今年经济工作,科学研判国内国际大局大势,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深刻阐释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们做好明年和今后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根本遵循。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提出明年全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重要举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系统把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的工作要求上来,把牢记“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上。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统筹做好“六稳”“六保”和“五促一保一防一控”等重点工作,疫情防控精准高效,经济运行回稳向好,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干部精气神明显提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逆势晋位、项目突破、群众普惠”的良好态势趋势,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发展面临的压力和存在的问题,既要正视困难,更要坚定信心决心,抓住中央政策利好、项目支撑扎实等有利因素,乘势而上、攻坚克难,苦干加巧干,在全省大局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
会议强调,明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深入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议强调,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突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强化系统观念、统筹协调,以“助跑跳起摸高”的标准自我加压,逐项对标对表,拿出“开局就开跑、起步就冲刺”的状态,甩开膀子加油干,加大力气往前冲,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力争首季“开门红”,确保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明年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要用好发展政策,争取更多支持、更大作为。抓住中央扩大专项债发行、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等重大机遇,认真研究政策、吃透政策,聚焦交通、水利、新能源、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加强对接、有效运作,抓紧策划生成一批重大项目,组建强有力工作专班,提速前期和报批工作,推动相关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二要落实发展抓手,实施“七比一看”竞赛。调整优化竞赛方案、考核指标、考评机制,将竞赛考评与决策督查、纪律监督、绩效考评、干部任用等常态化联动起来,树立“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营造比学赶超、力争上游的浓厚氛围。
三要扭住发展重点,千方百计抓产业上项目。坚持不懈突出工业、突破工业,着力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推动一产稳、二产进、三产优。实施“千百亿产业培育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培育形成“9+5”产业集群(食品加工、石油化工、海洋经济、装备制造、建材家居、冶金新材料、建筑业、文旅康养、特色现代农业等9个千亿产业集群,以及电子信息、绿色纸业、医药健康、新能源、数字服务等5个五百亿以上产业集群),逐个产业落实挂钩领导、牵头部门、工作专班等,确保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建立领导干部挂钩服务项目制度,对项目提供“四到”“妈妈式”服务,推动市级以上重点项目特别是重中之重项目加快推进。持续强化“一把手”招商,加大外出招商对接力度,推动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
四要夯实发展支撑,统筹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抓好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坚持老城区做“减法”、新城区做“加法”,着力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城市,实施一批内联外通工程和城市更新项目,做大做强做美中心城市。加快发展县域特色支柱产业,提升县域经济实力,打造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美丽县城。按照“二十字方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五要争创发展优势,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打造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便利漳州”。用好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平台,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买全球、卖全球”。充分发挥漳州对台独特优势,深化漳台各领域融合发展,努力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中走前头。
六要守住发展底线,全力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抓早抓小、精准施策,切实抓好疫情防控、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社会稳定、民生保障、党风廉政建设等各项工作,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会议强调,要看清“势”,准确把握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大势”,顺应“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主势,发挥自身优势,扭转发展劣势,抓住政策机遇,挖掘潜能、放大势能,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要全力“稳”,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快发展,深入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和“七比一看”竞赛,通过培育千百亿产业行动计划来稳产业,通过精准谋划、有力招商、快速建设和推动“进规入盘”来稳项目,通过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来稳市场主体,在稳的前提下突出“进”、推动“快进”。 要抢在“前”,政策靠前、基建超前增动能,加强政策研究运用和储备,持续扩大新基建等有效投资,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抢抓机遇、抢占先机。要着力“保”,保障民生、保障运转兜底线,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实现以保促稳开新局。要突出“防”,扎实做好防疫安全、生产安全、社会安全、金融安全,为高质量发展构筑坚实安全屏障。同时,要统筹抓好冲刺年度收官、今冬明春农业生产、市场稳价保供、奋战首季“开门红”等工作,奋力打好“收官战”、谋好“开局篇”。
会议要求,要坚决扛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自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和专业水平,大力弘扬“爱拼才会赢”的闽南文化和漳州“五种精神”,树牢“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以过硬作风和攻坚姿态,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市法院、市检察院领导,市属高校主要领导,各县(区)、开发区(投资区)及市直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等在主会场参加。会议以视频形式举行,各地设分会场。(芝山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