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一竿子插到底
从严从实抓指导
力戒形式主义,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党史学习教育省委第二巡回指导组一行到漳首日便直奔主题,不打招呼、不开见面会,深入一线直面群众,一竿子插到底、把身子沉下去,看实效、听真言,详细了解各地各单位党史学习教育落实情况,对标对表帮助梳理出问题清单,确保指导工作不虚、不空、不走过场。
短短几天、近千公里的直击奔走,党史学习教育省委第二巡回指导组综合运用随机调阅资料、访谈交流等方式,全面掌握各单位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在“严”和“实”上下足功夫: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指出,对标准不高、措施不实的谈话严肃提醒,对敷衍应付、效果不明显的督促整改,做好上传下达、指导把关、宣传引导和评估工作,突出重点不放松、抓住关键不撒手、聚焦问题不散光,确保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指在要害,导在关键。这场见人见事、见思想、见精神、见行动的巡回指导,也让指导组对漳州的党史学习教育现状逐步勾勒出清晰轮廓。
——“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学习书目到位了吗,是哪几本?”
“是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和《中国共产党简史》。”面对巡回指导组“不经意”抛出的问题,市直机关工委负责人对答如流;
——“学习教育是否会与日常本职工作有冲突?为民服务会否‘断档’?”
“个人自主学、课堂讲授学、实地参观学、集中研讨学,我们的学习方式非常丰富,总有一款适合自己,实现工作和学习平衡进步。”“我们喜欢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进行学习,像午间课堂、网上夜校等方式都非常灵活,大家都争先当‘时间管理大师’。”“把工作实际和个人学习进度结合起来,能让我们更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教育内容,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然后活学活用到为群众办理的每一件小事中,让学习成果接受为民服务的严格检验。”巡回指导组直指要害的犀利提问,却得到来自市人大、政协、妇联、城市管理局等各职能单位的自信“抢答”。
“一手抓学习,一手抓实践,漳州的党史学习教育既做好了‘规定动作’,又创新了不少‘自选动作’,用实干、实绩、实效,为此轮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工作开了好头。”党史学习教育省委第二巡回指导组组长林晓峰如是说。
一张网全覆盖
创新分类抓指导
从市直机关党员到村镇干部,从创业台商到莘莘学子,党史学习教育省委第二巡回指导组深入走访了漳州11个县(区)58个单位逾70个项目,纵横交织成一张“焦点网络”,实现了对各层级组织、各层次单位、各层面党员指导的全覆盖。
层级下移、线长面广,如何对这张“网”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各个单位职责不同、体制相异、类型复杂、各有特点,在方式方法上必须注重分级分类。”党史学习教育省委第二巡回指导组副组长苏小青说。
一对一沟通,传导压力。紧盯市、县区领导这个关键,巡回指导组从加强组织领导层面传导压力、靠实责任,先后对漳州市政府相关分管领导、市直部门主官、县(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负责人进行一对一谈话,从存在问题到意见建议,所谈内容准确把握学习教育的脉搏和节奏,要求一把手们切实扛起主体责任,把检视问题、调查研究、整改落实贯穿到学习教育全过程。
一对多座谈,解决难题。聚焦为民办实事这一主线,巡回指导组对村镇干部、企业员工、学校师生等展开随机座谈交流,找准特色学习教育的关键词,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加快推动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更为全省积淀下可借鉴、可复制的优秀措施和路径。
走进南靖瑞德兰花园,巡回指导组为近年来漳州创新推动闽台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点赞,并解剖“麻雀”找“病灶”,帮助台商开拓思想、把握市场脉络;
探访龙海东泗乡卓港村,巡回指导组感叹当地化港道淤塘为惠民公园的巧思,更提出以点带面实现乡村振兴升级;
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特殊性,巡回指导组建议芗城实验小学用动画、视频等新式载体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并邀请漳州本土画家创作党史大事件及反映本地影响力人物事件的画作,以画促学推动党史教育成果迈向纵深;
关注离退休老人的晚年幸福,巡回指导组提出充分调动老兵、老党员、退休干部等“红色资源”的积极性,让他们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参与党史宣讲、发挥余热服务社区治理等,实现城市生活的共治共享。
从点上深入督、在面上及时导,由点带面打通“堵点”“断点”、实现“四项重点措施”全贯通,让巡回指导组在漳的指导工作形成一个完整闭环。
“到位不越位、指导不包办,把指导工作创造性地寓于帮助服务之中,传导了压力,也激发了我们开展好学习教育的信心和动力。”漳州各地受指导单位和群众纷纷感叹。
一条线汇民生
精准发力抓指导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为民办实事取得哪些阶段性成果?”这是党史学习教育省委第二巡回指导组在漳期间最关心的问题。
“漳州市政法委、市法学会、金冠社区、福建簪华律师事务所联合打造公益性‘法律服务工作站’,面对面向社区群众普及有关社区管理、居民生活方面的法律法规,每周二邀请法律专业人士坐班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有效提升群众法治素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从市政法委的工作汇报中,指导组对公益法律服务站印象深刻。
通过深入龙文区锦绣红色物业、毅阳社区长者食堂、漳州市110事迹展示馆、西溪亲水公园等地,巡回指导组实地感受漳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如火如荼—— 龙文区步文街道锦绣社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打造“红色物业”,筑造睦邻小区样板;
蓝田街道毅阳社区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建设长者食堂,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漳州古城木偶艺术表演馆开启公益性惠民展演,轮番表演木偶戏、芗剧折子戏、锦歌等非遗文化节目,为老百姓提供优质丰富的精神食粮……
一桩桩、一件件,不仅是漳州聚焦为民服务的生动体现,更映射出漳州为民办实事的深深情怀。今年来,漳州紧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群众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受洗礼、得实惠、更“有感”。目前,我市已启动2021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20项、计划总投资48.6亿元,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惠民成效。
时间很短,但巡回指导组精准发力,帮助漳州认真梳理出文化惠民、居家养老、社区治理等亟须推动解决的各大民生热点问题;
足迹很长,整齐码放在指导组成员背包里的走访笔记,一页页详细记录下了来漳一路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相较于‘五一’节前来漳时选择的‘内陆线’,‘五一’节后我们在漳州沿海县(区)进行了深入走访,用脚板丈量着漳州的‘山海双线’,收获颇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指导,是走访调研,是解决问题,更是一次生动的学习实践,希望能够多深入一些像漳州这样的城市,为全省党史学习教育积累留下更多优秀而宝贵的做法和经验。”党史学习教育省委第二巡回指导组组员对记者说。(记者 蔡柳楠 吴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