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改革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最大动力,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势在必行。8月25日—27日,闽南师范大学在逸夫图书馆五楼报告厅召开2015年度工作务虚会。校党政领导班子,全校中层干部,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省级及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学院院长助理、系主任,各二级学院党委委员,机关党委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全校副高(含)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全校科级干部等共计500余人参加会议。校党委书记林晓峰主持会议。会议就加快推进学校综合改革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进一步践行“三严三实”、强化务实担当。
李进金校长在会上作了《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的专题报告。
李进金首先从国家层面、福建层面、学校层面分析了为什么要改革,对当前985高校综合改革方案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并提出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牛鼻子”,牵一发动全身,是带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创新等综合改革的主要抓手。李进金指出,不管是从大环境、大气候还是我们自身的发展情况来看,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问题就是改革与发展。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尤其是不进行综合改革,就很难突破体制机制瓶颈,很难有长足的发展,到时可能后被淘汰出局。第二部分,李进金回顾了2002、2009、2012年等三次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总结了闽南师范大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发展脉络和存在的问题,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新一轮改革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讲到如何统筹兼顾,以新一轮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时,李进金表示,为了发挥改革的整体效应,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牵引,坚持“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统筹兼顾、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统筹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实现由增量优化到存量优化、由粗放式同质管理到精细化分类管理、由浅表性计量式发展到深层次内涵式的改革。他着重从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在人事分配制度方面,李进金指出,学校对考核工作大大小小统包,没有分类管理、分类考核,一份考核文件管了全校所有人,考核工作流于形式,造成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不良现象。缺乏活力。改革的重点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考核主体下移,考核指标要量化、结果要排序;二是实行教职工和二级单位的分类考核;三是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他还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革教学工作量管理办法、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等四个方面对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进行了分析;从创新科研工作新机制、改革科研激励体系、完善科研服务社会的长效机制等三个方面队完善科研管理体制进行分析。最后,李进金强调本学期学校综合改革的几项主要工作。
紧接着,吴彬镪、萧庆伟、李顺兴、何绍福、蒋一婷、黄来渊等闽南师范大学校领导就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科研与服务社会、国际合作与交流、资源配置与资源管理、干部人事制度、后勤保障、从严治党、依法治校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会议为期三天的。期间,闽南师范大学还邀请了福建省教育厅厅长黄红武到校作了题为《开放则生 改革则活 创新则强 兼容则和——关于“开放式办学”的若干思考与实践》的专题报告。全校中层正职干部还进行集中述职述廉。
林晓峰在总结讲话中讲到,“很高兴看到大家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转变,推动学校加快发展的正能量、内生动力已经形成!”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深化综合改革是需求驱动,是“我要改”,是未来一段时期学校工作的主旋律。
林晓峰指出,校长的主旨报告,对下一步学校综合改革提出了初步构想,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各位闽南师范大学校领导的发言结合了自己分管的工作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对于下一步推进学校综合改革方案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要改革,观念必须先转变。”林晓峰希望通过这次改革,在创特色的具体措施和创一流的认识上都要有明显的观念转变,思路提升,确实要打破传统思维,打破老一套的办学模式,真正按照现代大学制度来建设我们的内部治理结构,把我们的体制机制设计好。在提升外向度和服务社会能力方面,林晓峰强调要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社会资源有效利用机制,实现社会服务方式由分散式向集约式、由独立式向联合式、由个体型向整体型转变,进一步促进教育、科技和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快现有的知识、技术转化,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会议最后号召大家要按照这次的会议精神,组织集中讨论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工作,为学校加快发展献策献计,在全校范围形成奋起直追的、敢拼蛮拼的工作态势,通过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实现闽南师大人的梦想,创造闽南师大更加美好的明天!
会议现场
黄红武厅长作开放式办学专题报告
林晓峰书记主持会议
李进金校长作有关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报告
会场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