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泉州市委书记康涛表示,泉州将站位大局、服务全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按照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要求,落实好11个专项平台和列入工程清单的50个项目,做深做实新时代山海协作。“十四五”期间,泉州将发挥城市化“发动机”作用,大力推进跨市域融合发展,以空间集聚带动各类要素整合,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注入持续动力。具体着力“三个共建”:共建区域重要增长极,在产业链协作、服务制造互动、人才技术共享等方面加强联合,建设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等载体,提升石油化工、纺织鞋服、建材家居等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效益,一起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商业中心。共建双循环战略支点,一体推进机场、铁路、港口规划建设,整合航运中心、民营经济、海丝元素、闽南文化、侨台资源等,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大平台;共建宜居宜业幸福家园,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探索市际毗邻区协同发展机制,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让人口人才、台胞台商安居乐业。
漳州市委书记邵玉龙:
念好新时代“山海经”
共同提升区域竞争力
漳州市委书记邵玉龙表示,漳州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和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要求,念好新时代“山海经”,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与兄弟市一道,加快推进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山海联动、城乡融合的区域发展。坚持规划引领,推进《厦漳泉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争取上升为国家战略,共同提升发展凝聚力。坚持协作互补,集中力量发展大石化、大健康、大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三新”产业,与兄弟市加强产业协作,打造更加强健的产业链条、更具黏性的产业集群,共同提升区域竞争力。坚持开放融合,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进一步拓展对内联接、对外开放的战略空间,让更多优势资源集聚进来,让更多产品集散出去,共同提升市场影响力。坚持互惠互享,持续在疫情防控、卫生医疗、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等领域加强合作,让更多协同成果惠及群众,共同提升民生保障力。
龙岩市委书记李建成:
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
打造区域经济分工协作新增长极
龙岩市委书记李建成表示,建设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山海协作发展理念、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要抓手。
李建成表示,龙岩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确立了“建设闽西南生态型现代化城市,打造有温度的幸福龙岩”的目标定位,这既是我市立足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我市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确定的主体功能区发展定位的方向所在。近年来,我们立足区域分工协作,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享、产业和民生等各领域联动协作,取得明显成效。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闽西南协同发展区联席会第三次会议提出的工作任务和议定事项,项目化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认真落实《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平台建设总体方案》,大力推进列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十四五”规划的龙龙铁路龙岩至武平段、龙岩新机场等一批重大项目,打造区域经济分工协作新增长极,以高质量发展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三明市长余红胜:
突出抓好“一区两园”合作载体
推动闽西南协同区更好更快发展
三明市市长余红胜发言中指出,过去一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交流合作仍然取得良好成效,这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厦门市的龙头带动作用,得益于闽西南五地市的精诚合作。
余红胜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协同招商运行机制,借鉴组建闽西南城市协作开发集团做法和“飞地经验”,组建闽西南协同招商集团,共同研究制定区域内招商政策措施,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开展招商项目合作;二是进一步紧密闽西南区域旅游合作,借鉴“厦明山海康养卡”做法,由五地市共同发行“闽西南山海康养卡”,出台系列优惠政策,构建区域内旅游业大循环。
余红胜表示,三明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更加积极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突出抓好厦明经济合作区、厦明火炬新材料产业园、泉三高端装备产业园等“一区两园”合作载体,推动闽西南协同区更好更快发展,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