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长泰县打造农村厕所粪污综合治理新模式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民生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长泰县打造农村厕所粪污综合治理新模式

转载 超级管理员2025/03/25 18:12:0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 36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近年来,长泰县全域开展“厕所革命”,以就地就近处置、源头控污减排为原则,创新“政府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第三方专业服务公司运维+一体化设施处理+达标排放”模式,协同推进农村厕所粪污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促进农村旱厕全拆除、农村公厕大变样、农村污水尽处理,改变了过去农村厕所臭气熏天、污水横流的状况。2020年村村建成1座以上水冲式公厕,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普及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0%以上,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入选全国9种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典型模式11个范例之一。

一、坚持高标定位、全局谋划。在全市率先推行全域“厕所革命”,高标准定位,以全县一盘棋思路,系统破解厕所治理不到位难题。一是创新资金拼盘机制。坚持先动手、后伸手、保证不空手,以政府作撬动,引入社会资本,发动村民自筹等多方筹措渠道,提供雄厚的资金保障。2018年以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2900多万元,企业获得中国银行授信额度计划4.75亿元。二是健全责任落实机制。构建“3+1”联动体系,即“县级履行主体责任、乡镇具体组织实施、部门具体负责”的“三级”责任联动和全民参与体系,71个建制村全部实行县科局挂钩帮扶,同步实行县主要领导实地考察、县分管领导一线协调、“两办”督查考评、部门联合督导的推进模式,调动各方资源,高效解决重难点问题,形成上下联动、紧密协作、齐抓共管的组织体系,实现从“建起来”“用起来”到“管起来”的转变。三是探索绿色发展机制。以粪污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注重化肥、农药减量化利用,将粪便无害化处理,基本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模式和运行机制,助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目前全县行政村、农户厕所粪污处理或资源化利用覆盖率已达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8.17%,畜禽规模场设施配套率100%,农药使用量同比上年减少2.01%,为打造“三品一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提供有力保障。

二、深化双向赋能、政企合作。借用“外脑外力”,创新运用政企共建模式,推进厕所粪污综合治理,实现标本兼治。一是政企合作。县政府引入社会资本,通过PPP投资模式,根据村庄类型、地理位置、人口分布及处理规模等实地情况,择优采用三格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农田、厌氧+呼吸型人工湿地、A/O接触氧化+呼吸型人工湿地等五种工艺,建设厕所粪污和厨房、洗漱等生活污水收集管道及一体化处理工程,实现黑灰水混合一体化设施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建成后日处理规模可达1.9万吨。目前已开工污水处理设施181处,预计明年6月底全面完工。二是建管合一。统筹考虑建设、运营、管护问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公司,委托第三方进行设施维护、日常保洁等管理,并将运营成效与可用性、运营绩效服务费支付挂钩,实现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管理。建立常态管护专班机制,出台《长泰县农村公厕管理考核办法》《长泰县农村保洁员管理暂行办法》等,明确厕所管护标准,配备682名保洁员,避免了“有人建,没人管”等问题。三是一厕一景。统筹兼顾厕所“美丽革命”和“技术革命”,合理选择公厕建设地址和模式,创新公厕、污水处理设施外观设计,充分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从满足基本功能到景观化、人性化、特色化、生态化发展,涌现出一批典型的乡村新风貌,助力美丽乡村提升颜值。如林溪村建成茅草屋顶、鹅卵石墙、农耕文化彩绘等公厕,后坊村、湖珠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成生态湿地公园,成为村民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三、突出“三关”闭环、协同治理。2014年起,长泰县启动农村旱厕拆除工作,始终坚持立足实际,实行整县推进,由表及里、以点带面,全域推进厕所粪污入口关、出口关、资源关“三关”综合治理。一是“入口关”全改造。突出新建公厕、改造户厕、提升旅厕,截至目前,农村无害化厕所常住户4.1万户,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100%,建成农村公厕407座,旅游厕所41座,实现农村“旱厕全拆除,户厕全改造,公厕全覆盖”。二是“出口关”全收集。按照“村点覆盖全面、群众受益广泛、设施运行长效、治污效果良好”的要求,引进PPP投资模式,通过第三方建设生活污水收集管道及一体化处理工程,实现黑灰水混合一体化设施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基本实现全县农村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三是“资源关”全利用。与农业绿色发展相结合,探索创新经济实用技术模式,利用三格化粪池沉淀、厌氧发酵、液化、氨化、生物拮抗等作用杀灭寄生虫卵及各种病菌;充分发挥自然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运用综合性生态系统呼吸型人工湿地处理污泥、污水,实现粪便无害化处理,净化污水用于灌溉农田、水产养殖等,实现粪污资源化的最佳效益。(长泰县委改革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投稿

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