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东山创新村企合作,九成村庄年集体收入超十万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民生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东山创新村企合作,九成村庄年集体收入超十万

转载 超级管理员2025/03/25 18:11:5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 55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这座古学堂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村里老人时常唠叨‘何时能修复这座陶斋学堂啊?’如今,这个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东山县港西村老人协会会长林全茂,望着已经完成改扩建工程的陶斋学堂,不禁感叹道。

港西村背靠牛犊山,是个偏僻的小村落。过去,山脚下的村民原先一点也不“牛”,村民的收入基本来源于传统农业,曾是被列入全国建档立卡的贫困村。2015年,随着福建省级重点项目中驰生态农庄的开发建设,港西村这块“风水宝地”被相中。从此,村企结合、以旅促农、以旅富农,便成为港西村的发展战略。依托港西村的地理优势,中驰生态旅游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先后投资了3.4亿元,建成梯田花海体验区、林下科研教学实践区、山林养生度假区等7个配套区。

“通过村企‘联姻’,我们打造了多个乡村旅游特色业态品牌产品,使港西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落一跃成为乡村旅游胜地,仅2019年,便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今年,我们重点推广“景村融合”旅游项目,刚刚完工的陶斋学堂文化园便是该项目的一部分。

在东山,这种村企“联姻”的发展方式并不是个例。近年来,全县以开展省级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为契机,在全市率先实施全域村企“抱团”发展,有效破解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瓶颈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围绕“推动村企合作、壮大集体经济”这一主题,县委组织部联合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深入7镇61村开展调研,针对村发展途径单一、村财造血功能不足、专业开发和经营能力较弱等6个方面13个“中梗阻”问题,与村“两委”班子、优秀离任主干、部分村民商量讨论,梳理出21条“发挥企业优势辅助农村发展”的好办法、好点子,并引导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深入樟塘镇港西村、康美镇西崎村学习村企“联姻”助力乡村振兴、村企合作“一体化”助力景村融合的好经验、好做法。

有了好经验的借鉴,各村开始与企业“组队抱团”,把“输血式”的发展机制换成“养鸡生蛋式”,将“钱”用活、“地”盘活、“人”激活。其中,为34个省级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村争取各级扶持资金2051万元,引导各村与县城投集团合作成立东山泽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同时开展“清产核资”行动,梳理出全县22宗357.2亩发展用地尚未充分开发利用,根据地块开发成熟程度、镇村发展意愿及投资效益,重点向可形成固定资产、集体股权等优质运营资产以及实施产业化、合作化、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倾斜。

随着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完善,东山县从“局部好起来”变为“全面亮起来”。村企合作后,泽农公司先后指派专业人员深入各村挖掘村发展用地、废旧厂房等4类优势资源,帮助各村培育深海养殖、旅游度假“农家乐”等特色产业,多元化发展模式促进全县村集体增收,预计相比往年将提高5.4个百分点。通过实施“量化折股”方式,把扶持资金从一次性发放变成“细水长流”,确保参股村稳定增收,目前,全县93%的村已实现年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 (记者 杨瑞 通讯员 殷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投稿

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