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漳州首创基层社会治理“区块链”新模式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民生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漳州首创基层社会治理“区块链”新模式

转载 超级管理员2025/03/25 18:11:5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 45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的“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重大部署,破解基层社会矛盾外溢、治安问题复杂多变、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难题,漳州持续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创新,全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区块链”模式,通过全国首创的“2+N”、“同格运作”、“网格E通”等机制平台,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今年来,通过“区块链”新模式排查整治安全隐患11852个,整治8558个,推进了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向好;排查矛盾纠纷8085起、化解7524起、化解率93%,有效实现“止于未发、共治善治”目标; 为群众提供服务66622人次、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19123个;群众满意率达96.61%、安全感率达99.12%,创历史新高,走出了一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探索之路,经验做法得到国务委员、公安部长赵克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罗东川,副省长、公安厅长田湘利等领导肯定。

一、全国首创社区(村)层面“2+N”新机制,分布中心全“区”域。在全市2070个社区(村)实行网格员、警员(含民警、辅警、警务助理)“二员”为主干,“N”支专门队伍为支撑的网格治理模式,通过将基础架构落在社区(村),可以覆盖全市所有基层组织,开辟了多中心布局的新局面,实现一种模式统筹、一个平台流转、一套方法运作。网格员队伍。重新梳理原有综治网格员队伍,网格员原则上从所在社区(村)“两委”中选配,或者从所在社区(村)群众中招聘,确保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发挥。警员队伍。按照“一社区(村)一警”要求,进一步健全城乡社区网格专职警员,社区警员原则上由属地派出所民警担任,警力不足的地方由1名民警负责1个重点社区,兼顾由辅警负责的2-3个普通社区;乡村警员一律实行“一村一警务助理”,由县一级党委政府出台文件、县财政统一保障,从所在社区(乡村)统一招聘。专门队伍。围绕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从城乡社区巡防队员、物业保安、小区楼长、退役军人、人民调解员、律师等专业人员中,吸收政治素质好、调解能力和法律素养较强、参与平安建设积极性较高的人员,因地制宜组建城乡社区治安巡防队、法律援助队、志愿服务队等若干支专门队伍。目前,全市共配备“二员”4363人,组建专门队伍4416支、吸收22072名专业人员,专门队伍积极配合“二员”开展工作,营造出“人人都是网格员”的良好格局。

二、全国首创治理网格、警务网格“同格运作”新模式,统一标准全模“块”。从全市“一盘棋”的角度做好顶层设计,科学划分模块,统一治理标准。网格标准化。调整合并全市治理网格、警务网格,实现深度融合、一网统筹、同格运作,改变了原有的两网交叉布置、治理资源失衡、协调成本偏高的现象,通过将每一个治理节点标准化模块化,进一步促进精细化治理。职责标准化。制定社区(村)“二员”职责,明确履行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10个方面职责,在实际运作中“二员”既有所侧重,又密切配合。资源标准化。加强网格资源配置,把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市场服务、志愿服务下沉到标准网格,最大限度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

三、全国首创“网格E通”线上治理新平台,协同数据全“链”条。注重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打通数据壁垒,畅通流转渠道。线上,研发上线漳州网格E通,建立“网格E通”与“12345”热线电话、漳州“芗里芗亲”APP的事件流转渠道,推广漳州“网格E通”微信公众号,实现微信公众号关注数大幅提升、群众收集上报的事件数、办结数、办结率大幅提升、社区(村)层面风险隐患的化解数、化解率大幅提升“三个大幅提升”。线下,落实“网格员、警员→社区(村)→乡镇(街道)→县(市、区)”四级转办流程,最大限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形成线上线下纵向横向无缝链接的闭环处置机制。目前,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部开通平台,“二员”“N队”开通认证14476人,网格E通微信公众号关注粉丝223875人。(市公安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投稿

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