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创新全链条审计监督  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民生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创新全链条审计监督  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转载 超级管理员2025/03/25 18:11:5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 57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近年来,漳州市审计机关坚持把扶贫和乡村振兴审计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突出改革驱动,不断健全扶贫和乡村振兴审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加强“全链条”管理,有力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乡村振兴。2016-2020年,全市累计开展扶贫和乡村振兴审计项目54个,共涉及中央、省、市、县资金57.53亿元,抽查资金33.87亿元。

一、集成式协同作战。一是强化“审计一盘棋”。市审计局党组紧扣中央和省、市委有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始终坚持“抓本级、带系统”,每年均专题研究扶贫和乡村振兴审计工作,以“统一组织、整体配合、协调一致”的集成作战理念,统筹调配全市审计力量,明确审计项目、审计时间、人员安排等关键节点,形成全方位、多层面的立体审计格局。二是推进市县审计协同。加强市县审计机关上下联动,开展前期座谈会、政策专题培训,中期督查,后期汇总分析会,实现把控方向、提质增效的目的。如,在2020年开展全市“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暨中央革命老区扶贫建设资金“最后一公里”专项督查时,市审计局领导多次深入审计一线指导市县审计组开展审计。三是实行“大数据审计”。采取多专业融合、多视角分析的方式,依托贫困人口信息系统数据,多部门提供的系统海量数据,积极开展大数据比对分析,不断提升数据分析的深度和精度。

二、表单式整改落实。一是建立“一清单、两台账、三张函”审计整改跟踪机制。依据审计查出问题开列一张清单,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结果”两个台账,向被审计单位或主管部门等有关单位发出“告知函”“提醒函”“催促函”等三张函),持续跟进审计整改工作,督促各县(市、区)履行审计整改责任,建立健全扶贫和乡村振兴问题清单制度,抓实抓细问题整改。2016-2020年扶贫和乡村振兴审计发现问题382个,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357个,整改率达93.46%。二是跟进督促被审计单位完善制度。充分发挥“一审二帮三促进”的职能优势,督促被审计单位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先后促进政策落实73项,促进制定完善法律规章制度20件,推动扶贫政策和扶贫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比如,推动芗城区出台《关于芗城区城乡居民医疗救助体系实施办法》的补充规定,漳浦县制定《漳浦县扶贫小额信贷实施方案(修订)》,云霄县出台《云霄县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等。  

三、延伸式成果运用。坚持将扶贫审计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揭露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腐”现象,深入推进反腐倡廉。一是及时移送审计发现线索。及时向纪委监委等部门移送伪造征地补偿事项或利用职务便利侵占村集体财产、违规招投标、违规出借财政资金等“微腐败”线索8件,向有关部门移送挤占挪用扶贫资金、违规采购、违规收费等追责问责事项4项,积极发挥审计监督在反腐倡廉中的尖兵和利剑作用。二是加强审计共性问题提醒。梳理近年来审计发现的共性问题形成《审计提示提醒清单》,共涉及共性问题17个(涉及扶贫领域问题4个),并印发给各有关单位,促进预防履责风险。三是推动正面典型示范引领。及时总结经验,上报正面典型,平和县创新实施“养鸡生蛋”工程助力精准扶贫等做法被审计署广州特派办撰写的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综合报告采用推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投稿

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