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本网讯]为了扩大闽南师范大学对外宣传,加强与兄弟院校交流,我们积极向教育厅官方网站“教育要闻”报送稿件,今后,我们也将“教育要闻”对闽南师范大学新闻报道情况进行每周汇总、转载,以供大家阅读。值此也对校内各单位积极投稿表示深深的谢意。现将一周来(6月12日—19日)的五篇报道转载如下:
闽南师大:“实习支教”带动教学改革
近日,从闽南师范大学召开的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座谈会上获悉,该校将以实习支教为突破口,建立系列配套政策和制度,实施教师教育综合改革。
改革主要措施包括五方面:加强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合作,继续将实习支教同农村骨干教师培养、置换培训、校际交流同步推进,强化“四个计划”的协同性;修订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动课程体系、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变革;贯彻落实国务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综合采取多种方式为农村教师输送优质培训资源,服务乡村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建设;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融入师范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鼓励和引导教育学科教师下到创新实验区各类学校挂职或蹲点调研。
闽南师大首部校友题材纪录片开播
“为普通、平凡、默默无闻的校友喝彩。”6月13日,《小草的守望——闽南师范大学校友风采录》纪录片举行开播仪式。
该片是闽南师大制作拍摄的首部校友题材的系列纪录片,拍摄对象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入学、从该校毕业后至今仍坚守在农村、山区,从教于一线长达25年及以上的校友。2013年7月始,闽南师大校友办、新闻传播学院就开始策划此次活动,走访了漳州市各地区校友会和教育局,确定采访对象,并进行实地纪实拍摄。截至目前,第一期拍摄活动已圆满结束。
该校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李晓宁介绍,首播后,该系列纪录片将在福建教育电视台、漳州市及各县区市电视台播出。接下来计划第二期拍摄,进一步扩大所面向的校友群体,深入走访福建各地,乃至全国各地的闽南师大教师校友。
“为漳州最美基层教师点赞喝彩,具有很好的立意。”漳州市教育局副局长余美吾对此系列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纪录片的创作对于漳州市的地方教育是一个极大的支持,对于长期坚守在农村、山区较为艰苦的环境里,默默地为教育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的基层教师也是一种巨大的鼓励。
闽南师大预备役分队开展野营训练
6月13日-14日,闽南师大预备役分队赴南靖县开展野营训练。
按照安排,训练分队官兵分别进行了集结、车辆编组、摩托化机动、野外营地开设、野外给养保障、战场伤员救护、徒步行军、警戒导调等科目训练。训练中,全体参训人员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战斗精神,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训练任务,提高了各项基本军事技能。
闽南师大:普法情景剧展演走进长泰县
6月11日,闽南师范大学学生赴长泰县展演普法情景剧。
该校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了六个剧目。展演过程,掌声阵阵,展演剧目深受观众好评。演出结束后,现场的中小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和参演人员进行了签名交流互动。展演期间,闽南师范大学还与长泰县人民检察院签订了合作共建纪要,共同为教学基地揭牌。
活动由闽南师范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长泰县人民检察院、漳州市人民检察院未检处、法治漳州研究中心、长泰县教育局联合举办。
闽南师范大学:首次招收免费师范男生150名
6月12日,闽南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徐志怀做客省教育厅阳光高考信息平台(http://gaokao.fjedu.gov.cn)“2015年招办主任访谈”。就学校的招生政策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首次招收小学教育免费师范男生150名
今年该校招生政策主要呈现三大变化:新增两个专业,商务英语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首次招收小学教育(免费师范男生)150名,单独院校代码,安排在提前批招生;艺术类专业录取规则有变化。
非师范类招生计划3560人
2015年,该校师范类招生计划1490人,占总计划的29.5%;非师范类招生计划3560人,占总计划的70.5%。62个本科专业(及方向)中师范类专业有16个,占1/4左右,非师范专业占3/4。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化学)、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数学与应用数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两专业合并为大类招生
学校2015年化学(师范)专业、科学教育(师范)专业合并为化学类进行统一招生。学校实行“相对主辅修制”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可辅修另一专业的课程,成绩合格者可申请将辅修专业转为主修专业;或申请同时修完两个专业,自选其一毕业。